0%

计算机起源与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起源

看看计算机如何来的!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开始使用结绳,垒石,枝条或刻字等方式进行辅助计算和计数的工具。

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算筹计数的 “ 筹算法 ” 。

公元六世纪,中国开始使用算盘作为计算工具,算盘是我国人民独特的创造,是第一种彻底使用十进制计算的工具。

由于人类一直在追求计算的速度与精度的提高 :

1620年,欧洲的学者发明了对数计算尺。

1642年,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发明了机械计算机。

1854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eorge Boole)提出符号逻辑思想。

直到19世纪,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提出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于1822年设计了一台差分机,并于1832年设计一种基于计算自动化的程序控制分析机,提出了几乎完整的计算机设计方案,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差分机图片(感叹机械之美)

计算机的发展

现代计算机就是从古老的计算工具一步步发展过来的,中间经历过的难易程度已经很少找到相关记载。

到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出现的时候已经到了20世纪中期。

1946年,冯 · 诺依曼提出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 由二进制代替十进制思想 

2. 采用存储程序思想

3. 从逻辑分为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同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世并正式投入运行,参与研制工作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工程学院的莫克莱和埃克特为首的研制小组。

冯诺依曼并没有参加 ENIAC 的研制,而是在了解到 ENIAC 项目后,在其基础上带领 ENIAC 的原班人马研制了 EDVAC,重新设计了整个架构,从而奠定了当今所有计算机的结构,从而开始采用二进制进行运算。

ENIAC重30吨,使用了约18800个真空电子管,功率达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使用十进制运算,每秒能运算5000次加法,但是它不像现在这样的电脑有输入控制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来扳动庞大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来进行数据信息输入,虽然现在看来它真的很落后,但是在当时它代表着人类计算技术的最高成就,它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信息时代。

后来的日子里面,根据计算机电子器件分为了四个阶段

  1. 1946~1957年 电子管 外存:磁鼓,磁带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2. 1958~1964年 晶体管 内存:磁芯体 出现程序员

  3. 1965~1972年 半导体,小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4. 1972年至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天宇龙腾」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tylt6688/article/details/102784978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坚持原创技术分享,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